第(2/3)页 当然,这毕竟是一支大军,不是苏克萨哈动动嘴唇就能办到的事情。 他打算将这件事单独写一份奏报,命人送去京师呈给太皇太后看。 相信太皇太后和朝廷能够明白他的苦衷,有所权衡的。 山东这个烂摊子已经够折腾人了,若是还把这支溃军留下就像是一排炮仗,随时可能爆炸。 兵不在多在精。 经过苏克萨哈的初步了解,不算那五万南面来的溃军,如今山东的绿营兵都有十万人。加上五千总督标营,五千巡抚标营,和他带来的四万满蒙八旗各两万人,现如今山东已经有十五大军。 有这么多兵苏克萨哈心里却不踏实。 他要对军队进行整训,最大程度的提升清军的战斗力。 只有如此才能应付各地频繁的起义,只有如此才能在明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稳稳守住山东。 ... ... 南直隶,淮安府。 于七、王二麻子领导的山东义军最终被大明皇帝朱由榔安置在了这里。 这也是朱由榔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首先,山东军民肯定不能安置在应天府。 应天府地狭人稠,人口众多。加上涌入了不少灾民,承载力已经近乎到了极限。 再把几十万山东军民安置在这里非得涨破了不行。 但几十万人乔迁也不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的事情。 最好的做法就是就近安置。 登莱沿海,许多百姓都是渔民。 故而朱由榔想从沿海各府中挑选出一地来。 南直隶的话沿海无外乎扬州、淮安、苏松几地。 扬州、苏松的话也是极富豪奢之地,情况只能说比南京稍好一些,资源也是相当的紧张。 至于淮安就完全不同了。 此番清军撤军把大量淮安本地的军民都掳掠走了。 一时间出现了许多无主荒地。 虽说因为沿海的原因,有不少盐碱地,但良田也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