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产业(2)-《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2/3)页

    “看来当初在辽东查抄的那笔金银,朕没有让辽东有司解递进京,是正确的选择啊。”朱由校露出淡淡笑意道。

    “天津十三行的主体,是在京的那帮勋贵不假,但在他们的身后,更准确的来讲,是他们门下,聚集着一批士绅商贾等群体。”

    “陛下说的没错。”

    陈奇瑜点点头道:“最初十三行在天津筹设时,步伐是极为谨慎的,他们也怕最后没赚到银子,反倒赔进去很多。”

    “如果说跟辽东的贸易,让他们尝到甜头,那么最先赶赴天津的西班牙海商,就深深的刺激到他们,这也是他们加大造船比重的一项重要因素。”

    “而在此之后,陛下在京明确要重开榷关,虽说主要是走登莱沿海开赴辽东沿海,但天津也是能参与进来的,这一消息传至天津时,十三行的那些人都为之振奋。”

    朱由校笑笑。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

    这个道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适用。

    天津十三行半数的银股,总价值是2600万两,尽管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用田产等抵充进来的,但这也是实实在在的资产啊。

    想要让十三行在天津扎根,积极参与到对外开海通商中,为天津的整体发展蓄力谋势,就必须要叫他们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行。

    赔本的买卖,谁会干?

    “放心吧,他们今后会更振奋的。”

    朱由校收敛笑意,看向陈奇瑜道:“与藩属朝鲜的海贸,朕已命有司推动了,若是顺利的话,很快大宗海贸就能促成,而且朝廷会在济州岛开设港口,用以震慑北上的西夷,还有加大对缉私的力度。”

    当初跟那帮在京勋贵交谈时,就明确会增加朝鲜海贸,相较于粮食、布匹、棉花这些附加值低的产品,不管是辽东,亦或是朝鲜,都有一批附加值高的存在,像药材、皮草、高丽参等,这些产品要能贩卖进关,那能赚取的利润会很可观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