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得真可怜!可惜他面对的是安见。 安见真诚笑道:“是吗?那挺好。” 听他这么说,宁言和江珍珠都松下了心,可刚刚松懈防范,却没想到就这一瞬间,安见快如闪电般掀掉了其中一个箩筐头上的野菜,白花花的鸡蛋显露面前。 空气一时宁静。 安见:“这就是你们说的野菜?”四个箩筐掀掉野菜,全部都是白花花的鸡蛋。 江珍珠笑着给安见塞糖:“同志,我们刚刚之所以没说实话,是怕被人误会投机倒把,其实这些鸡蛋是我们夫妻帮村里人捎去供销社卖的,村民们不方便去卖,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推辞。” 安见摸着下巴:“倒也合理!那谁给你们作证?” 宁言二人脸色有些慌了,实在没想到今天这么衰,会遇上不知趣的。 “同志,事实如此。倒是我想问你,你这么上手毁我的野菜,不适合吧?”宁言考虑着,他和江珍珠二人,二打一,好像也打不过,眼前之人身姿挺拔,眉眼正气,不像是普通人,这也是刚刚他会原因回答的原因。 安见亮出工作证。“投机倒把,跟我走一趟。” 宁言和江珍珠互看一眼:果然如此!二人扔下板车,撒腿就往密林里泡。 江明月这时也露面了,给安见竖了个大拇指,“厉害!所里还负责这个?” “革wh管,但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那两个人我认识,女的叫江珍珠,男的叫宁言。” 安见意外了,“这么巧?” “我也想知道为何这么巧。”毕竟在书里她是炮灰,江珍珠是女主,女主气运能秒了她这个炮灰,所以她刚刚才没露面,可为啥女主这么衰? 不一样了,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还有更巧的。等会儿边走边说,倒是这一车鸡蛋,你准备怎么做?” “先放李叔家,回头问问甘所。” 江明月:这是要带回去了?她表示拒绝。 上山的路真是难走,不,这不叫路,杂草丛生,坑坑洼洼,尖石头到处是,一不小心就踢到脚指头,才走一段路,她衣服被挂破,露在外面的肌肤也伤到了。 “他们都不知道清理一下吗?也不像没人走的,这断枝很新鲜,应该是早上才弄的,今日有人下山过。” “应该是背鸡蛋下来卖吧,你刚刚拦截的鸡蛋应该就是从他们手里收的。” 适当的把信息漏了出去。 安见咬牙:“我就说那两个是投机倒把份子,就该把他们抓起来。” “那你回头去抓,我知道他们在哪工作。” 安见眯眼:“江珍珠,江明月,你们都姓江,哦!对,我想起来了,那个跟你抱错的姑娘,你两个差别真大。” “怎么个大法?” “两种决然不同的品性,那位一看就心术不正,你刚刚躲起来是对的。” 江明月:“……这是认可我的品性了?” “你是我兄弟,能差?” 我谢谢你啰! 二人紧赶慢赶,总算看到了人家,彼此打量了眼对方,就一个词:狼狈! “哈!兄弟,你要适应,干我们这个的,这点艰苦算不了什么,比这个艰苦一百倍的多了去。所以所里一般不招女孩子,女孩子吃不了那个苦。” “奶奶,我兄妹二人在山里迷了路,现在口渴嗓子疼,能不能讨碗水喝?” 老奶奶警惕的在她二人身上来回打量,最后才起身进屋。 二人互相对视一眼,这个时候是吃饭时间,但老太太并没有生火,两间草房有些年头了,屋顶的草估计挡不了大雨,想必这家没壮劳力。 很快,老太太就端了两碗水出来。 “谢谢奶奶!”二人接过,仰头一口气喝干,的确渴了,而山上的水是真的好喝,似清泉,清甜得很。 老奶奶或许心里有了定论,对他们二人卸下了警惕,人也和气了起来。 “累了吧,坐下来歇一歇。”老太太指了指院子里的两个树桩让二人坐。 二人扫了一眼:这是就地取材? 因为树根还埋在土里,而树桩已有些年头,甚至上边都坐光滑了,说明平时经常有人坐。 “叨扰奶奶了。”说着,安见给老太太塞了两颗糖。 江明月挑眉,想起江珍珠给塞的糖,一时无语。 老太太看到糖,脸上有了笑意,还主动搭起了话。 “孩子,你们是从哪来啊?” 安见:“奶奶,我和妹妹本也是种地的,只是我爷爷识字,从小教我们读书,后来又送我们去学校,我们兄妹二人也争气,考取中专,毕业后分配到了南溪城。我们就是从南溪城来的。” 江明月:“……”牛啊!想起这位自来熟的跑去她家蹭鸡吃,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趁着二人聊天之际,江明月精神力也搜遍了全村,整个村目前只有十七家人,基本都是老弱妇孺,没有瓦房,空房子有二十多个院子,虽然没住人,但都养了鸡,满屋檐的鸡圈,竹子围的,在看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有竹子。 竹子多啊,鸡多,遍地跑,还能吃竹子腐叶底下的虫子,难怪江珍珠收的鸡蛋个头都大。 当然,这些也只是顺便观察的,主要是寻吕岩,但光靠她的精神力穿梭,并没有寻到年轻力壮的男人。 江明月收回精神力,正好安见看过来,江明月摇头。 安见现在已经跟老太太很熟了,原来老太太也有一个这么大的孙子,但五年前两个儿子搬下山后,再没回来看过她,她也就再没见过孙子。 老太太是伤感的。 “老人家咋不跟着儿子下山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