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么一想,乔壤连忙回宿舍看书,之前老师寄来的资料他还有些没搞懂。 白梅梅这边,去转了一圈砖瓦厂,并没有看到那辆自行车,她忍不住试探。 “表哥,青山村看来日子好过了,那是不是他们也买得起自行车了?” 李民樟只当这是一个有感而发的临时话题,便也没多想,该讲的不该讲的,一股脑儿往外扒拉。 “日子的确好过了,不用再饿肚子,可也达不到买自行车的地步,青山村太穷,总共也就那么几家有。江家大房,江家三房,宁家宁言,我们知青点翟翰锦也有,不过,他那个人不好惹,谁都不敢跟他借,平时我们多去找宁言借。” 看吧,范围缩小了。 白梅梅一个一个来排除。 “翟翰锦?有这么拽的知青吗?在刚刚那群人里吗?” 李民樟摇头:“他住了一段时间知青点就搬走了,五块钱一个月租下村里的一个空院子。” “五块钱?这些地方的房子,五毛钱就能租了吧,咋那么贵?” “村委会本来不让租,说不好管理,知青点又不是不够住。” “所以,他就自抬租金?” “可以这么说。” 白梅梅很想见见这人,能有这种气度的人应该不是普通人,但他肯定不是今天载夏小四的热心男人。 会不会是宁言? 大家都去借自行车,他应该是很好的人。 “那你们咋不去江家大房和三房借?他们不好说话吗?” “倒也不是。江家大房做主的人都在城里上班,虽然自行车放在三房保管,可这种……人家也不好借出去,至于三房自己的,江建国是书记,平时要骑着往公社三天两头的跑,有急事也要跑,其他人也就不好去借,万一人家有事呢?” 白梅梅奇怪的盯着李民樟:“我说表哥,你说起话来很懂道理,为何做起事来就那么混?你来知青点还会小偷小摸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