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深山中的董家洼-《富路入山河》


    第(2/3)页

    这条被董家洼人称之为“跑河”的小河,在夏季的时候从山谷中咆哮而出,冬季里则异常的温顺,只有没膝的河水慢慢的流淌着,水中的鱼儿不时窜出了水面,在空中打个转儿,闪亮现身之后蓦然钻入水中消失不见,只留下一道道的涟漪,比那跳水冠军都要矫健几分。

    宽大的漫水古桥横架在小河之上,不知年久的冲刷,让斑驳的青石变得细滑无比,只有一道道车辙痕迹,诉说着数百年来的煎熬,小桥的一端连接着董家洼散落在山中的房舍,一端通向盘桓而出的山路。

    当初为了自保,董家洼几乎与外界断绝,只有这一条狭窄的羊肠小路通往了附近的集市。

    董家洼的人家都依山而建,距离小河并不算太远,这里山清水秀,漫山遍野的都是营养丰富的山果野菜,在那些生活艰难的年代,这些山果野菜给了董家洼人活下去的基础,到了现在,这些东西则成了城里人羡慕的绿色食品。

    这些在城里价值不菲的绿色食品,却没有给董家洼人带来丰厚的收入,原因不是其他,正是这条过去数百年来为董家洼挡住了许多灾难的羊肠小路。

    这条小路也挡住了外来灾祸的同时,也挡住了董家洼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村将近半数的人家依旧住在几十年前的土坯房里,忍受贫困带来的折磨。

    十年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董家洼的老支书听闻了太行山郭亮村的事迹,就回去动员全村人修路,用他的话来讲,咱们董家洼的这片小山,哪里有太行山那么坚固,人家都能够开出一片壁挂公路,咱们董家洼也能够开出一条劈山大道。

    老百姓们都想过上好日子,大家伙自然儿干劲十足,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松软的山岭比坚固的太行山都难以侍弄,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只让原先的羊肠小路稍微的宽敞一些,那理想中的劈山大道始终没能够出现。

    即便如此,等到雨雪下来之后,瞬间山石崩塌,刚过扩充出来的道路,再次被泥石掩埋,董家洼人一年的辛苦最终还是化为了泡影,大家伙儿望着被泥土掩埋的山路痛哭不已。

    路成为了横亘在董家洼人面前一条巨大鸿沟,将富裕拒绝在外面。

    桑光勇骑着一辆破旧的二手摩托车,歪歪斜斜的冲出了山路,前几天的阴雨天气让整个山路泥泞不已,不仅摩托车上满是泥浆,就是桑光勇的身上也溅上了许多的泥点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