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倭寇来如影去如风,根本没有任何的踪迹可寻。 他们生性歹毒,抢了就跑,直是让人绝望。 最可怕的是梅知府寻了一遍,泉州府上下竟然没有抵抗之力。 唯一有战斗力的还是梅知府府衙中的衙役。 至于那些所谓的官兵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用来充充门面还行,指望他们剿灭倭寇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了。 梅知府是个老实人,但也知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所以他几番上书向朝廷陈说泉州遭遇的倭患有多么的严重,以期望可以引起朝廷的重视。 但他一连几封奏疏递上去却似乎是石沉大海,这让梅知府困惑不已。 怎么着,难道说朝廷对倭寇肆虐不重视? 这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朝廷几乎同时接到了沿海各州府送来的奏报。 大明海岸线何其辽阔,奏疏像雪片一样飞到了京师,内阁忙的鸡飞狗跳,皇帝陛下也累的焦头烂额。 不过好在朝廷任命的人选最终定下来了。 郑经!当梅知府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是兴奋的手舞足蹈。 郑经是谁?那是国姓爷郑成功的嫡亲世子。 在闽地还有谁不知道郑成功的? 那简直是百姓们的再生父母啊。 当时清军南下,几乎所有闽地官兵都投降了,唯独郑成功不信邪,单是拉出一支军队抗清,最终保留下来希望,成功的逆境翻盘。 闽地百姓是把郑成功当神看待的。 如今郑经来了,别的不说至少给百姓们带来了希望。 所以得知世子爷召见后,梅知府立即前去拜见。 “下官泉州知府梅单春拜见世子殿下。” 郑经摆了摆手,示意梅单春不必多礼。 “梅知府坐吧,本世子今日找你来,是想要了解一下泉州一代的倭患究竟是什么情况。” “谢世子殿下。” 梅知府行礼后遂小心翼翼的移到下首在椅子上坐定。 他坐的十分小心,可谓是慎之又慎,仅仅坐了小半边屁股。 他的腰杆笔挺,就像是当初参与科考时那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