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哦? 朱由榔闻言一喜。 老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这句话放在普通人家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放到皇家也同样适用。 但是放到皇家就不仅仅局限于天家父子这样的了。而是涵盖了君臣这一层关系。 张煌言能够和朱由榔想到一起去,足以证明君臣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默契。 “既然如此,张阁老应该也知道剿倭之事事关重大。若是不能彻底剿灭倭寇,倭寇就会如同草原上那烧掉的野草一样,一把火烧完,紧接着又蹭的一下子冒了出来。” 朱由榔虽然说得是大白话,但是也没有丝毫降低他在张煌言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张煌言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剿倭必须要彻彻底底,唯有犁庭扫穴才能一劳永逸。” “既如此,张阁老可有人选推荐?” 朱由榔召见张煌言可不是为了听这些片汤话的,而是希望能够尽可能的从张煌言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朱由榔当然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决断方式,但是也希望张煌言能够参与进来。 “陛下,老臣推荐三人。郑经、何守义、于七。” 张煌言一张嘴,这下惊讶的就轮到朱由榔了。 这三人当然是合适的人选,可推荐了三个不就相当于什么都没推荐吗? 张煌言什么时候变成如此圆滑的老好人了? “陛下,臣推荐三人是希望他们可以负责各自的片区,剿灭各自片区的倭患。” “哦?” 朱由榔觉得有点意思,示意张煌言继续说下去。 “陛下,于七是山东人,从小在山东长大,对于登莱沿海的情况是再清楚不过了。所以臣觉得可以由他来负责京畿天津以及山东一代的剿倭事宜。” 张煌言一口气说罢,喘了口气休息了片刻,继而接道:“至于何守义,他是浙江人,当年在四明山更是经营多年,对浙江沿海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臣建议由何守义来出任浙江、南直隶地区的剿倭将军。” 这说了两个人,自然还剩下一个。 其实不用张煌言说,朱由榔也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陛下,忠王世子郑经生于闽地,常年追随忠王与清军对抗。可以说耳濡目染,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所以臣建议由郑经统领军队负责福建、广东一代的剿倭事宜。” 这一通说完,朱由榔算是明白了。 张煌言这是想要一碗水端平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