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事实上奥斯曼帝国和萨非帝国之间的恩怨可谓是由来已久。 当初奥斯曼人拿下君士坦丁堡之后,注意力并不在东边,而是想要远征欧洲。 无奈当时一统波斯的皇帝自信心膨胀,主动寻求与奥斯曼帝国开战,最后落得一个惨败的下场。 自此两个帝国结怨,近两百年来可谓是战事不断,互有胜负。 战争胜利的一方会把土地作为胜利的战利品带走,而失败一方只能忍气吞声,以求东山再起。 总体来说,双方战绩方面萨非帝国是吃亏的。 毕竟奥斯曼人的战斗力实在太强,即便是波斯人后裔也顶不住。 所以当刘兴明说出大明皇帝想要和萨非帝国合作结盟,共同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时候,阿巴斯二世是打心眼里欢喜的。 但是仔细一想,阿巴斯二世又觉得有些不对劲。 首先大明国的位置其实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也就是莫卧儿帝国的东北侧。 而奥斯曼帝国是和萨非帝国直接接壤的。 如果奥斯曼帝国要打到大明去,是势必会经过萨非帝国的。 那么,如果两国结盟对抗奥斯曼,是不是意味着萨非帝国得出更多的兵力? 毕竟明军距离实在太远了,战线拖得如此之长,很难集中兵力对抗。 要是这么算的话,岂不是他们要吃亏了? 当然,作为堂堂波斯帝国的皇帝,他是不可能把这句话说得太明显的。 所以阿巴斯二世仔细思忖了一番措辞之后沉声道:“照这么说的话,贵国是会出兵来到哪里呢?” 刘兴明早就知道阿巴斯二世会问这个问题,他早有腹稿,遂径直说道:“如今布哈拉汗国和哈萨克汗国都是我们大明的属国,至于西域更是已经一统。所以我们明军可以经由河西走廊一路来到西域,越过帕米尔高原,进入到河中地区。最远抵达撒马尔罕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河中地区是中原人的叫法,翻译给阿巴斯二世解释的时候却是用了另一个词--马法兰纳哈尔。 这个词的意思是两河之间,也就是阿姆河与锡尔河。 这里最早是粟特人来到并定居的,之后粟特人建立了撒马尔罕城,也就是肥沃之地的意思。 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撒马尔罕的位置可谓是得天独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