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有人比朱由榔更加清楚推广文化的重要性。 当然这个文化不仅仅局限于儒家文化,推广也不局限于西域和南洋等较为偏远未开化的区域。 儒家文化只是维护大明统治的手段之一,本质上和其他手段没有什么区别。 朱由榔真正想要推广的是自然科学。 数学就不用说了,古代一直就有数术。 只是数术只是数学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代表数学的全部。 至于物理和化学也很重要。 其加在一起可以促使大明的科技飞速发展。 只要掌握了物理化学的理论基本知识,要想把科技树点满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明虽然比西方在这方面起步晚,但朱由榔掌握着通盘的考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明是不亏的。 只要朱由榔把政策推广开来,上行下效起来,很好把政策在大明铺开。 对此朱由榔是很有信心的。 关键是由谁来编写这个科普教材。 源头自然得朱由榔亲自来,但他毕竟不可能一人身兼数职。这样精力上实在不够用。 朱由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翰林院。 翰林院其实是一个十分清闲的衙门。 每日翰林院翰林们做的最多一件事就是编纂典籍。 但是他们编纂的典籍一般都是史书,涉及到自然科学的极少。 朱由榔找到他们编纂自然科学学本其实也是在考验他们的能力。 如果他们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任务,今后朱由榔就可以更好的相信他们,把更多重要的任务交到他们的手中。 为此朱由榔不惜亲自摆驾翰林院。 如今翰林院的学士是尹方,是朱由榔亲手提拔起来的。 此人心思极为细腻,总能先到一些朱由榔都想不到的事情。 对此朱由榔是很满意的。 毕竟他也不是神不可能事事都想的恰到好处。 能有一人替他查漏补缺,替他完善细节省却了他很多的麻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