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兴明一时间感到很有意思,便不免多看了几下。 但后来他渐渐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几乎所有牧民专场的方向都是向南去。 南边是什么地方? 那是叶尔羌汗国最贫瘠的区域。 他们舍弃了肥美的草场却毫不犹豫的去到贫瘠的地方专场,没有这个道理啊。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们得到消息,准噶尔人马上就要进攻,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很可能就会撞到准噶尔的军队。 而按照草原游牧部落的习惯,一旦被俘虏就会成为他们的奴隶,不但会失去自由还得做牛做马,没有任何尊严可言。 所以叶尔羌的牧民们宁愿逃到南边去也不愿意留守。 嘶。 想到这里,刘兴明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若真是这般的话,其实叶尔羌的牧民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明军啊。 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能够守住叶尔羌地区,换言之他们认为明军不一定会在叶尔羌地区久留。 就像以往的那些中原王朝一样,但凡获得机会就会来到西域耀武扬威一番。但耀武扬威过后呢? 还不是直接又撤回中原去了。 毕竟相比较于西域,中原的花花世界还是更加有吸引力的。 可是刘兴明不这么想。 他们这次来西域是真的想要把西域当做大明的根基来发展的。 脱离中原文化圈这么久,如果再不能有所作为,那么西域可能真的会和中原渐行渐远。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几代人的扎根才能真正使得西域进入到大明的文化辐射下。 至于这些举家迁移的牧民... 就由他们去吧。 有些话刘兴明不想说,或者说即便他说来,别人也不会信。 这种情况下,确实没有必要强行灌输概念,这样除了引起对方的厌烦外不会有任何的作用。 最好的选择就是先把准噶尔人打服了,打怕了,再让这些牧民去看。 草原人信奉强者,只有他们亲眼看到准噶尔人在明军面前就像是一只脆弱的羊羔,才会心安。 越往北走,这种情况越普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