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虽然说准噶尔已经有了不少的城池,但本质上还是以游牧为主的。 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其他游牧部落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牧场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资源。 对游牧部落来说谁的牧场更大,资源更丰富谁就能发展的更好。 这也是为什么刘兴明提出可以帮助准噶尔夺回叶尔羌抢走的牧场时僧格那么感兴趣的原因。 刘兴明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他所说的这些都是提前打好腹稿的。 在引起了僧格的兴趣后,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让准噶尔和叶尔羌之间打起来,而不是单纯的去帮助任何一方。 他以朝廷的名义写了一封信命人送去叶尔羌,就是表现出朝廷偏袒叶尔羌的态度,所以叶尔羌理所当然会愤怒。 刘兴明要的就是叶尔羌愤怒。 只要叶尔羌愤怒了,接下来刘兴明能够做的就多了。 如果叶尔羌发兵来犯,准噶尔肯定会尽全力防守。届时便是李定国挥师西进的绝好时机。 这些刘兴明已经写好,命人送到敦煌去。 虽然时间上会晚一些,但他相信只要李定国看到后一定能够明白的。 事已至此,已经没有退路了。 刘兴明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唯有如此才能为大明拿下西域打下基础。 几百年过去了,西域早已经不是盛唐时的那个西域,中原王朝要想重新在这里建立权威,只能打翻了重建。 任何想要修修补补的思路都是不现实的。 ...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敦煌的这些日子,李定国念得最多的就是这首诗。 玉门关也好,阳关也罢,亦或是那些已经荒废坍圮了的汉唐野长城。 有些甚至连烽燧都看不到了,只能看到一些土墩子。 李定国内心是很有一番抱负的,既然前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他自然也能做到。 就眼下的情况而言,大明是很显然可以平推西域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