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年轻人就该让他们多磨炼些。犬子论做官能力还差了不少,臣还担心他德不配位呢。” 哈哈,这个郑成功真是有意思,连德不配位这种事情都说出来了。 其实郑经论能力是肯定够的,无非差的就是一些经验。 但经验这个东西是可以积累的嘛,只要郑经有心,朱由榔觉得最多半年就够练出来。 “这一点忠王不必担心,朕会吩咐下去,命礼部堂官对他多加照拂的。” “臣多谢陛下隆恩。” 郑成功连忙拱手致谢道。 其实都不用朱由榔多说,堂堂忠王世子,有哪个会不卖面子的。 只要郑经本人不是表现的太拉跨,应该问题都不大。 “陛下,对辽东有何打算?” 郑成功见郑经这件事已经了了,话锋陡然一转道。 “辽东...” 朱由榔叹了一声道:“在来京师的路上朕一直在考虑辽东的问题。朕觉得辽东的问题可能比朕想象中还要复杂一些。” 朱由榔稍顿了顿,继而接道:“东虏虽然弃守京畿退出关去,但是主力并未受到折损。朕要真想攻打,怕是要顶着不少的压力。” 朱由榔和声道:“自古以来辽东便难攻打。朕仔细想了想,原因无外乎有二。其一是地广人稀,其二是气候恶劣。” “地广人稀就需要从关内调集军队甚至是百姓。调集军队是为了驻守,调百姓是为了开垦荒地来种粮食。毕竟不可能完全依靠朝廷来拨粮食,辽东军垦势在必行。” “而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至少也要数年。除非朝廷有把握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否则就是萨尔浒的下场。” 提起萨尔浒,可谓是朱由榔心中的痛。 明明占据了绝对优势,就是给浪输了,这可怎么说理去。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