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由榔只得把目光又投向了文安之。 “文阁老觉得如何?” 文安之沉吟片刻,和声道:“回禀陛下老臣以为迁都事宜只要能够保证陛下的安全可以立即展开。” “好!” 朱由榔等的就是这句话,果然还是文安之懂他啊。 姜还是老的辣,这一点张煌言确实差了文安之不少。 要想什么都周全往往什么都周全不了。 何况以现在的形势基本上已经稳如泰山了。 朱由榔实在不知道张煌言还在担心什么。 “张阁老朕的意思是尽快准备迁都事宜吧。最好在十日内可以起驾。” “这么快?” 张煌言直是吃了一惊。但话一出口就有些后悔了。 “臣失态了。” “无妨。” 朱由榔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和声道:“朕其实在意的是能够早些抵达京师,也好拜谒历代帝陵。” “原来陛下是有如此想法,臣惭愧。” 张煌言确实没有考虑到这点,毕竟十三陵在京畿。身为大明天子如果不能在京畿已经光复的情况下前去拜谒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这就和当初天子在南京光复之后急着拜谒孝陵是一个道理。 “不过臣还是有一点担心。毕竟朝廷运转都在南京,如果陛下迁都怕是一时间容易造成百官不适应啊。” 其实张煌言说的已经很委婉了,百官倒在其次,张煌言担心的是没了天子坐镇,这些南京官员会心慌啊。 毕竟大明一直都是两京制,说白了是两套官员班底。 南京的官员基本就是备选,皇帝陛下这么一迁都,那么有多少南京的官员可以跟着去京师? 剩下的是留在南京做备胎还是有其他什么安排? 这些皇帝陛下不挑明了,群臣肯定不能心安啊。 朱由榔也不傻,自然知道他话里有话。 “张阁老放心,朕会留下太子监国。” 朱由榔这一句话也是给张煌言以及朝中百官吃下一颗定心丸。 毕竟太子是皇储,是大明皇位的法定继承人。 有太子坐镇南京这些朝臣心里多少舒服一些。 其实朱由榔也没有要大换血的意思。 毕竟京师刚刚光复,朱由榔又要迁都,维持稳定是首要需要做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