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郑经接到甘辉的奏报后,立即马不蹄停的赶向昌黎,想要在孝庄和康熙逃出山海关之前截获之。 这可是通天的功劳啊,换做是谁也禁不住这么大的诱惑。 如果郑经能够抓住,不说一飞冲天,至少也可以拿下北伐功劳中数一数二的大功。 经过这么多次的历练,郑经的临事处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他的调度下明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昌黎。 但让郑经有些失望的是,当明军抵达昌黎城的那一刻却发现昌黎城成了一座空城。 郑经率部进入昌黎城中,发现军营之中还有刚刚燃尽了篝火。 很显然清军刚刚离开不久。 郑经一声令下,明军奋起直追。 只要还有一丝的机会他们就不会放弃。 ... ... 山海关! 当孝庄看到矗立在眼前的一座雄关时,心情可谓是感慨万千。 曾几何时八旗铁骑就是从这里入的关,随后一路南下直捣黄龙拿下京师。 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清军就席卷天下将整个江南变成自己的跑马场,那时清军是何等的威风啊。 孝庄也根本就不曾把明军放在眼里。 可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大清却跟换了一个人一样,而明军也脱胎换骨。双方身份的改变让孝庄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但现实依旧是现实,不因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管孝庄愿不愿意接受,它就是如此。 “出关吧。” 孝庄叹了一声有些无奈的吩咐道。 她十分清楚迈出了这一步再想回头就不太可能了。 至此大清将走上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 迈出这道门,大清将走入全面防守的节奏。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事已至此不走也得走了。 “太皇太后,奴才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知何时老索尼凑到了孝庄的身旁。 孝庄点了点头道:“你说吧。” “太皇太后,我们虽然出了关,但这山海关不可不守。奴才建议留下万余人驻守山海关。一来可以阻截延缓明军的攻势。二来呢,也可以作为一个信号示警。一旦明军攻来立即燃起烽烟,这样即便我们远在别处也能够第一时间得知,从而早做准备。” 孝庄微微颔首,算是认同了索尼的建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