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关中失守后,钱若甫心急如焚,第一时间派人前去平陆就是为了拖住明军,给潼关的李国英潜入山西的机会。 所以周南奉很清楚自己这次的使命,那就是缠斗。 尽可能的缠住明军的主力,缠住的时间越久越好。 只要李国英不是一头蠢猪,就会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时间逃命。 一旦李国英进入了山西,周南奉的使命就达到了,可以找机会慢慢脱身撤离。 所以周南奉不会打的太激进,一切稳字当先。 陆陆续续的斥候都回来了,从他们零散得到的情报中周南奉整理了一番,得到的结论是李来亨所部明军的主力已经在赶往陕州的路上,先锋军已经先行到达,人数在万余左右。 周南奉心中稍定,心道这比他想象中要慢了不少啊。 原本他以为明军主力应该已经都抵达陕州了呢。 这么看来,他此次要执行的任务没有理由失败才是。 他甚至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麾下足足有五万大军,其中超过半数都是骑兵。 而明军先锋军不过只有万把人。 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足够大了,他何不趁着这个机会主动出击,捞上一笔? 毕竟清军已经很久没有打过胜仗了,如果这第一场胜仗能够由他周南奉来获得,那岂不是名声大噪? 周南奉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没有利益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 但如今一个这么好的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若是不去争取,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场之上的决断有时就在那一瞬间。 周南奉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最终一拍脑袋决定渡河。 五万大军渡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还要把骑兵都运输过去。 要找足够的船只摆渡是不太现实的,周南奉决定找一处浅滩渡河。 明军不是喜欢玩分散兵力吗,他这次就要好好教训他们一番,告诉他们做人不能太嚣张。 此战之后他周南奉的威名怕是要在明军之中传扬开来了吧? ... ... 陕州城外不远处的一片草甸上,郝摇旗所部明军就埋伏在一片树林里。 他们的任务是引诱清军上钩主动追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