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孝庄叹了一口气道:“可皇上年幼,哀家又是一介女流。明贼若是真的攻进来了,哀家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一直沉默不言的遏必隆清了清嗓子道:“太皇太后,奴才有一言不知该讲不该讲。” “说罢。” “太皇太后或许可以做两手准备。” 遏必隆是个人精。他当然明白孝庄在担心什么,相较于索尼他更能想出一个投其所好的方案。 “两手准备?” 孝庄一听就觉得有点意思,点了点头道:“说下去。” “太皇太后可以让一部分军队先去山海关驻扎。如果京畿守得住就守。如果守不住再退到山海关,那时也有人接应。” 遏必隆侃侃而谈道:“但必须要早做准备。有道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车到山前必有路那种话奴才是不信的。即便真的有,那也一定是死路。” 孝庄没想到遏必隆说的一道一道的,默默的点了点头。 她承认如果做了两手准备,等于打心眼里已经认怂了。 但当下做两手准备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哀家觉得可行。” 思量再三,孝庄还是采纳了遏必隆的建议。 因为她觉得确实不能把皇室的身家性命赌在八旗身上。 如今的八旗已经不是当年的八旗了,撑撑门面还可以,但要想靠他们打硬仗还是想多了。 但退出关去就完全不一样了。 清军本就是从苦寒关外走来的,对于这种环境十分适应。 哪怕一时适应不了,过上十天半个月也就适应了。 有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轻易不会改变。 而明军就不一样了。 不论是崇祯朝、天启朝还是万历朝基本在辽东的战事上明军都没有占到过便宜。 自打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就像是被挖断了龙脉一样,屡战屡败。 不得不说天气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明军久居中原温暖之地,不适应苦寒之地再正常不过。 若是首战告捷还好一些,但如果首战败了,就会像泄了气的羊皮筏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