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煌言略微顿了顿,继而接道:“以臣之预备见,恐怕那时候吴三桂想的是能够封王做个土皇帝。所以他才会那么玩命的替东虏效力。” “但是事与愿违,云南的失败让其不得不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吴三桂又岂是这种人?最终他和洪承畴分道扬镳,也靠着偷鸡拿下了云南。” 张煌言的分析很是透彻:“或许从那时起他的野心便又膨胀了。不然也不会攻取贵州。贵州的价值并不在于本身,而是可以更快的辐射到湖广等地。” 见张煌言分析的头头是道,朱由榔也来了兴致。 他沉声道:“所以张本兵也觉得吴三桂有谋取天下之意?” 张煌言点了点头:“所以此贼必早除,否则容易引成心腹大患。” “朕也有此意。” 朱由榔起身背负双手在殿内踱起步来。 “只是攻打西南耗费巨大,怕是今年无法北伐了。” 没有人比朱由榔更清楚西南的地形易守难攻。 他在贵州云南加起来待了得有十年,这十年里辗转多地,那山路的艰险至今让他心有余悸。 “陛下,北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臣以为还是先清理完后方再进攻比较稳妥。” 一直以来朱由榔都认为张煌言是一个十分激进的人。 但那是因为张煌言当时的形势由不得他稳着来。 作为劣势的一方只有不断的去搏,不断的去赌才能赌出一些机会来。 如果一味循规蹈矩的来,很可能被人滚雪球把优势越滚越大。 而一旦优势的是自己,张煌言的策略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的出来张煌言是想要求稳的。 只要解决了吴三桂这个不稳定因素,那么大明北伐之路将十分畅通,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为此便是将北伐时间往后推一推也没有什么问题。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