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国英这场仗打的可谓十分憋屈。 本来在保宁府劫掠一番赚的盆满钵满,偏偏要去什么成都。 这下倒好被冯双礼和白文选伏击一番非但把吃进来的全部吐了出去,还赔了不少兵力。 据李国英的估算,此次战死的绿营兵在两万左右,负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清军元气大伤,没有个半年时间是恢复不过来了。 更要命的是此战没有带回来多少粮食,下半年军队吃饭的问题便没了着落。 几万人就是几万张嘴,要是断了粮后果直是不堪设想。 李国英甚至能够想到愤怒的清兵们炸营哗变的情景。 那时士兵们肯定不会再顾忌什么尊卑,甚至将李国英生吞活剥了也说不定。 所以无论如何李国英也不能熬到断粮。 从明军那里抢不到就去抢大户。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种话他是不相信的,只要肯掘地三尺就一定能够挖出粮食来。 不是李国英不想抢普通百姓,而是普通百姓家实在抢不到什么粮食了。 与其在这方面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对大户动刀子。 这些大户虽然看起来铁板一块,但只要李国英狠下心来还是能够刮出东西的。 至于朝廷那边...捷报还是要报的。 顺治驾崩,新帝康熙即位。 这种情况下清廷乃至整个大清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 急需要一场大胜来振奋士气并冲喜。 虽然李国英这次攻打四川以惨败收场,但毕竟保宁府是实打实抢到东西的。 这么说他也不是欺君。 而且报了捷朝廷多多少少得给些封赏吧? 哪怕是意思意思也能够缓解一下李国英的压力。 有银子虽然不一定能够买到粮食,但总比连银子也没有要好。 此刻的李国英能够体会到当初夔东十三家的痛苦。 原本一边倒的局势变成了僵持,短时间内清军是不可能将明军消灭了。 刨除粮食紧缺的问题,这种僵持战对李国英来说也不全是坏事。 若是大清一鼓作气灭了明军,他这个川陕总督肯定没有这么大的权力了。 养寇自重这个道理李国英还是懂得。 只不过人家都是主动的养寇自重,他是被动的。 他即便不想养也做不到啊,实力实在差的太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