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明的前进方向(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


    第(2/3)页

    除此之外朱由榔还决定从十三勋抽调一些将领来。

    这次战斗中李定国部损失最大,不少部将皆战死或者负伤。

    若要恢复元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仅仅靠虎贲军是不现实的。

    而夔东十三家的实力保存的相对完好,从中抽调中层将领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只是朱由榔不知道夔东诸勋对此会不会有什么情绪。

    毕竟这有点挖墙脚的嫌疑。

    朱由榔会在圣旨中说明这是借用,过段时间会把这些将领和军队还回去。

    这样他们应该会好接受一些。

    从四川出征以来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朱由榔确实有些思念成都了。

    不仅仅是思念皇后和太子,还有文安之等忠心耿耿的臣子。

    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等到南方稳定一些,朱由榔决定迁都南京。

    届时皇室和内阁肯定是要跟着迁过来的。

    比起武将,朱由榔届时急需要文安之这种大佬级别的文官。

    江南的人才比之蜀中还是要多很多的,届时开科取士招纳贤才进入朝廷,必须有一个大佬压阵。

    文安之是不二人选。

    培养官吏是需要时间的。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他们才能够达到一个相对游刃有余的状态。

    朱由榔一直认为天启朝、崇祯朝的朝局混乱和万历皇帝后期不作为不给子孙挑选贤能人才有很大关系。

    历朝历代皇帝都会给子孙留下一批可用之才,这样权力的交接才会顺利。

    譬如嘉靖给隆庆留下了高拱高新郑,隆庆给万历留下了张居正张江陵。

    但是万历给光宗、天启留下了什么?

    似乎并没有一个能够叫的出口的名字。

    以至于天启皇帝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干些什么,该怎么干。

    最后还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培养了一个魏忠贤出来,替他挡枪挡箭背黑锅。

    可惜崇祯一上台就把魏忠贤咔嚓了。

    自断双臂,自戳双目这个本事朱由榔确实佩服。

    朱由榔自然不能重蹈覆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