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朱由榔在一众文武的簇拥下进入巴陵城中。 虎贲军的表现他还是很满意的。 比起初战时的青涩,如今的虎贲军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虽然还比不了李定国麾下的百战精锐,但已经可以稳稳压过清军绿营一头。 相信随着作战经验的不断丰富,虎贲军的战力会越来越强。 “陛下,还有一小股东虏逃到了内城负隅顽抗。臣这就派人去歼灭他们。” 李定国十分清楚天子对待东虏的态度。 不管是真虏还是绿营汉奸,只要负隅顽抗的一概不留。 朱由榔点了点头道:“辛苦晋王了。” 其实自打朱由榔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亲眼见识过这个时代的巷战。 对此他多少还是有些好奇的。 只是巷战确实很危险。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知道李定国肯定会拼死劝谏,不让他身处险境。 既如此,朱由榔也就不去尝试了。 反正拿下巴陵城对于明军来说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城池一破,城中的这些清兵便都是死路一条,无非是早死晚死罢了。 朱由榔现在更期待的是李来亨那边的情况,看看这位猛将能否锁住清军水师,防止清兵从洞庭湖逃跑。 ... ... 南京,守备府。 郑成功的伤势将养了几日已经大好,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但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这当然离不开郑经的悉心服侍。换药、熬药、喂药都是郑经亲自来,并不假手于他人。 这些郑成功都看在眼里,能有这样一个孝顺的好儿子,他自然十分欣慰和自豪。 细细算来,郑经今年也已经十八了。郑成功一直把他当做小孩子看待,但事实上郑经已经到了该磨砺的年纪。 郑成功此刻已经下定决心,在今后的作战中多把郑经带在身边,言传身教亲自指导。 比起腐儒的说教,郑成功更相信这种实在的方式。他不可希望自己的儿子重走他的老路,如果崇祯末年没有那么大的震动,郑成功很可能还在南京的国子监里做着监生。这对一个致力于做大事的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安稳的日子过得久了,整个人就会尽显疲态丧失进取心。 还是这种刀口舔血的日子更能够激发人的斗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