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键是他们不仅贪污还不作为。 渐渐的这个圈子就把整个天下搞得乌烟瘴气。 想要好好做事的受到排挤得不到重用,溜须拍马擅长逢迎的却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长此以往,天下之人怎会不反? 这才有了崇祯末年的遍地流贼。 剿了一个又冒出一个,无穷无尽矣。 在崇祯皇帝眼中这些人是贼,但在这些人眼中朝廷何尝不是贼? 所以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了人上。 留着这批祸害在,迟早要把大清也给搞垮了。 如今永历小儿舍了这些祸害,靠着一群泥腿子反倒是混的风生水起。 残明也渐渐起势,隐隐有逐鹿中原的野心。 照着这个势头下去,情况有些不好说啊。 周培公其实倒不是忠于大清朝廷。因为他也没有做清朝的大官。 他是总督胡全才的私人幕僚。他忠于的只有胡全才。 因为胡全才是清廷高官,所以周培公必须跟着效忠清廷。 其实在周培公看来满清和明朝是半斤八两的。 满清无非是在合适的时间做了合适的事情,十分轻松的夺下了江山。 但只要有这群祸害在,内在的情况就不会变,迟早会搅和的大清鸡犬不宁。 看来剿明倒在其次,如何把这些毒瘤根除才是当务之急。 但是事情的矛盾也在此。 大清立国不久,自己培养出的人才还太少,不足以完全取代这些毒瘤。 即便这些人才全都顶上来了,上位者也不能一口气全部换掉。因为他们要保证相对的稳定。 在保证稳定的基础上慢慢加温,循序渐进把人换掉。这需要时间,周培公当然明白。 但现在的问题是永历小儿不给你时间,想要趁你病要你命。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