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出于谨慎起见,保宁府的明军第一时间向都府发去奏报。而文安之也立即写了一份奏疏命人加急送去宜宾,供天子圣览。 对于四川北部的局势,朱由榔还是比较放心的。 一来是都府如今还有数万兵马,虽然不及朱由榔亲征统率的这支精锐,但也足够守城了。 加之四川北部天险,清军要想打进川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再说李国英手中一共就那点兵,更多是为了配合赵良栋进攻川南的举动,在一旁摇旗呐喊以壮声势罢了。 相较之下,朱由榔反而有些担心郑成功和张煌言。 二人率领数万大军孤悬海外,粮草没有补给,大军何以为继? 总不能一直靠抢吧? 听说清廷派了施琅前去南边配合郎廷佐。 这二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文一武若是配合起来,郑、张联军倒真是有苦头吃了。 朱由榔这支大军暂时还会驻扎在宜宾,观察一下赵良栋的动作再说。 若是赵良栋盘踞在川南,则朱由榔会乘胜追击。 若是赵良栋一路退回了贵州,朱由榔却是可以班师回朝。 现如今明军却是占据了绝对的主动,只需要看碟下菜即可。 ... ... 贵州。 洪承畴这些时日右眼皮总是在跳。 按照老祖宗的说法,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这是有大灾了啊。 洪承畴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在川南作战的赵良栋。 赵良栋手中的这支大军可谓是洪承畴费尽心血拼凑出来的。 加之有鳌拜带来的上三旗精锐压阵,应该是所向披靡才对,不会有问题的吧? 洪承畴对待赵良栋不似对待一般将领那样,而是倾囊相授,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是真的把赵良栋当作学生,丝毫没有保留。 眼瞅着赵良栋有了独自统兵的机会,洪承畴自然希望这个学生能够立下大功在皇上心中留下一席之地。 至于鳌拜那边,这厮这些时日一直赖在贵阳,洪承畴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希望将来赵良栋的军功,鳌拜不要太贪心分得太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