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是习惯的奴隶,冰与火之歌碰撞(上)-《我本港岛电影人》


    第(2/3)页

    灰蓝色的冷色调背景,镜头慢慢推进。阴冷的海水倒映着天空的阴霾。

    远景处,坐落着一座破旧斑驳的工厂。

    红砖堆砌的烟筒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红色挂钟。

    海水的蓝灰与工厂的红砖恰似在警车的红蓝警灯。

    从颜色本身来说,红色是暖色系中的原色,具有警示作用,而蓝色是冷色系中的原色,它代表着戒备。

    这里的配乐用的是钢琴和大提琴。

    不可否认,音乐本身是有色彩的,如莫扎特!色彩也是有节奏的,如克利!钢琴声色与大提琴,它们的音色响起,充满了对于生命逝去的感伤和无奈。

    黄色的警戒线拉起,法医和差佬轻手轻脚在案发现场忙碌。

    桥梁好似把画面上下分割。

    影像的分割在电影和艺术创作中属于常用的方法。

    这里的打光和布景也很让人眼前一亮。

    桥梁上的围观的人则是灰蓝的冷色基调,桥底下死尸的画面则是温暖色调。

    这种冷暖色调的反用让现场懂行的电影人微微一愣。

    “这……桥梁上围观的人好像是冷漠的看客这我能够理解,但……”

    区丁坪这位美术指导兼导演百思不得其解的看着画面,如果是其他电影,他早就开喷了,但《嫌疑人》前边展现出来对于电影美学的重新定义性的手法,让他懦了懦,也没敢骂。

    其他诸如严昊、谭家明等人也不回答,反倒是许安华这个女性导演若有所思道:“也许是吴导想要表达死亡对于死者是一种剧中人认为的解脱或者……”

    这里确实是吴孝祖有意为之。

    这种渲染,才能更好的塑造起石神这个人物,让故事更有张力。当然,这也让影片会更有引申,需要有人去看完电影才能够给予解读!

    镜头慢慢推进,水波中,倒映出桥梁上下。此时,上下桥梁冷暖色彩又发生了变化。

    突然,一只灰色的海鸥振翅飞过,略过水面,水波镜面产生波澜,整个镜头这才收回。

    “死者,男性,年龄判断大概在35-45岁。尸体受损严重,鉴定科发现了烧了一半的衣服、裤子、鞋,尺寸与死者体型吻合,凶手应该是想要销毁证据。”

    黎名扮演的年轻警察,姑且叫他路人甲手拿着手绢捂着鼻子,翻弄死者,“下颚和牙齿是被钝器敲碎,手指被烧毁,指纹完全被破坏。

    但是致命伤则是在脖颈处的勒痕——唐sir,你看这里。”

    “有冇找到绳子、锤子之类的工具?”略带磁性的慵懒的声音响起。
    第(2/3)页